一本你沒看過的書-路易氏體的天空-讀後心得

#台灣第一本由失智者寫的書

在談論此書之前,先說說過往的故事。

還記得2017年,當時我還在政府部門工作,我的業務是負責失智症政策的策劃及推動。

當年新北市與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合作RUN伴活動時,很榮幸邀請到了日本的年輕型失智症者『丹野智文』來台演講。

由於我是當時業務承辦人,所以對於這次活動非常的重視及期待,這也算是我第一次和年輕型失智症者接觸。

在日本講者來台之前,我請日本的友人幫我在日本購買丹野智文出的書籍『丹野智文笑顔で生きる』,還特地請了朋友幫我翻譯書本的內容,目的是為了讓我可以更了解這位日本朋友。

丹野智文在日本,倡議失智症這個議題,他用自己的故事、經歷及感受,告訴社會大眾,失智症者的生活以及他們會面臨的問題。

我當時與在想,台灣未來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朋友,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一本書。

 

2021年的5月,我拿到了熱騰騰的一本書,由圓周綠有限公司出版,筆者Sean Lin,書名為『路易氏體的天空』

在本書募資的過程中,我就開始關注,很希望這樣的募資計劃可以成功。

老實說,對於一位確診者來說,要把自身的經歷化作文字傳達給大眾,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勇氣的事情,很感謝Sean。

拿到書本將近一個月的時間,我終於有空好好的坐下來閱讀了。

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封面,應該是作者的畫像,手中拿著一杯咖啡,擁有著親切的笑容。

本書以『我』失智症的第一人稱來撰寫,內容闡述了

我、對失智議題的看法、職場、家人、生活、新的我、別人眼中的我,可以看出以『我』為中心出發了好多次。

看完這本書有幾件事情可以讓我們反思及討論一下

#職場友善

Sean在書本有提到他去就業服務中心求職的經驗不是這麼好,他把自己形容的像是這皮球,被人踢來踢去,這感覺非常不好,最後也沒有成功媒合到工作,這讓我也聯想到,失智症的宣導有時在公部門甚至私人企業都不容易推動,甚至很多人對於這樣的認知是無感的,許多人並不覺得『失智症』這件事情與自己有關。

如果你身為企業主本身,應該要更懂的這項疾病對你的員工所帶來的衝擊,或許他無法勝任他現有的工作,但可以透過『職務再設計』的調整或安排,讓確診的員工也能有一些新的機會,降低對自我的挫折感,當員工初步面對自己病情的同時,其實也是需要時間調整的,甚至會因為疾病的逐漸惡化,在面對工作上有更多的困難。

在日本的丹野智文也分享過這段經歷,他的主管知道他罹患失智症時,並沒有要他離職,而是跟他討論他目前遇到的困難,調整了他的工作內容,讓他能重拾信心,甚至他也不用避諱在職場上談論自己確診的事情,所有的同事並不會用異樣眼光對待他,反倒可以因為理解這項疾病,而更有同理心,適時協助,並給予正確的協助方式,有時候我們自認為的協助,其實對於患者來說是不友善的協助方式。

我認為友善企業的做法有很多種,或許我們可以鼓勵企業向政府提案,讓相關主管單位來審查後,個別化執行,讓更多失智症確診者,也可以繼續在職場上工作,減輕家庭的經濟負荷,另一方面,相關在企業內成功的經驗,也可以變成參考措施,提供給其他企業作為參考及楷模。

#生活安排

很多個案被確診後,家人可能會要求多休息、不要工作了,但頓時失去很多生活重心的個案,其實會降低自我認同感,Sean在確診後,還是試圖想要工作,但求職過程不是這麼順利後,倒是嘗試了去圖書館當志工的挑戰,而且非常樂於這項生活的安排。

他也會把每週的行程給列出來,生活還是可以繼續維持,Sean的生活除了在young記憶會館工作之外、圖書館當志工、也為了自己安排了非藥物的治療,這樣的病識感,我覺得很重要,對於整個家庭來說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共同面對疾病的變化。

順帶一提『young記憶會館』是由台灣失智症協會成立的,主要提供的服務內容是給年輕型失智症個案及家庭『使用』服務及『提供』服務的一個場域,初期創建時,我去過一次,當時我還邀約了職場上的主管共同去看,我很感謝主管願意一起去跟我了解,會這麼想要讓大家認識這個會館是因為,所有的長照服務,或者現今政府提供的服務,其實都不是這麼適合年輕型失智症的家庭,他們非常的無助啊,但每個家庭的照顧負荷、經濟負擔都很沈重,所以『young記憶會館』的成立,除了讓這些家庭可以『使用』服務,像是非藥物治療的課程、家屬支持團體課程之外,這個地方也能『提供』服務,由個案來經營、沖泡咖啡、擔任服務人員,招待每一位來訪的朋友,是非常溫暖的地方。

#輔助記憶

Sean會用一些口訣提醒自己隨身要攜帶的物品,我覺得非常棒,甚至我也想跟著效仿,例如,這樣的小口訣『身、手、鑰、錢、花』可以避面自己遺忘了一些物品,另外,書中也提到,當Sean要去廚房煮東西時,他會在客廳開啟提示燈,提醒自己廚房在煮東西,這樣的方式真的太聰明了,我覺得家裡有長輩的照顧者,也很適合參考。

有時候因為關心或是自己認為的好意,剝奪了他們原本會做的事情,非常可惜,但果我們能夠善用工具、方法來繼續保有個案原本的能力,這是一件多棒的事情。

#接受自己

我能做什麼,而不是我不能做什麼!我們常說失智症患者,最害怕的是你告訴他,他不能做什麼,但其實他能做的很多,甚至超出你的想像,接受自己生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

透過Sean的例子,由他的經驗可以告訴很多家庭,當你自己或者是家人被罹患失智症的時後,可以如何從面對、接受、安排等等,與這個疾病共生共存。

最後,在本書內可以感受到『親情』的溫度,不管是在別人敘述的他們,還是Sean口中說出妻子和孩子的口吻,都能夠感受到整家人的愛,面對疾病,的確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同理,更需要學習如何相處才不會無意間的傷害最親的人。

 

本書適合,你想多認識失智症這個疾病、您剛被確診為失智症患者、您想知道失智症的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疾病。

最後,謝謝Sean的故事,謝謝圓周綠的募資計畫!!

期待這個社會能夠更加友善和溫暖